第一次创业,最大的成功就是活着

今日电商 短视频直播 73 0

群响 toby 的创业呼吸日记

#第 222 封信 


从 19 年到现在,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也三年了。常常觉得不可思议。总觉得是一群小朋友打打闹闹,走到了今天。


从一个社团,到一个机构,再到一个小公司。

第一次创业,最大的成功就是活着-第1张图片-周小辉博客



经常有人问也在扪心自问,做了3 年,成功在哪里?

01 很多正确的话都是p话,没什么用。


一路上收到了很多的批评,建议和意见。来自前辈、同行、用户。但是坦诚说,绝大部分都是正确但无用的话,因为都是结果层次的视角。


我跟刘思毅讨论,为什么我们可以做三年,做得还算不错,而周围做社群业务的好多都没有活过一年。我们的结论非常统一,非常朴素:


3 年以来最大的成功就是我们坚持做了下来,仅此而已。


在创业机会和空间如此狭窄的时代,有幸选中了一个小但是可以养活一个30人公司的业务方向。然后一点一滴地累积,做,持续做,坚持做。


然后站在这个虽然不大,但是足够可以算得上一张船票的业务盘上,把微小但有价值的事儿,反复做,本身可能比形而上的创新和逻辑推导更为重要。


做好每一次的活动,回复好每一次的客户消息,写好每一条朋友圈,写好每一次的内容。处理好每一次的社群的争执。


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创业,人微言轻,需要一点点积累和摸索。唯一告诉我的道理就是,用心做下去,就可以活下去。


很多正确的话都是P话,没什么用。


有的方向,有的事,不是你想做就能做,你的团队基因支持吗?你的品牌势能支持吗?你的团队能力支持吗?你的现金流支持吗?


这都是非常非常现实、客观、具体的问题。


我们一直以土、接地气、说人话这样的铁子文化自居。原因就是我们需要跟客户在一起,贴身肉搏。


这个时代的信息和资源太多太冗杂了。大家需要的不是信息本身,需要的是提供说人话的能用的服务。


当然,也摇摆过,也膨胀过,也自卑过。觉得是不是我们特别牛,或者我们特别弱。到了最后发现,只有你自己清楚应该怎么走,场上没有别人,只有你。


无论是艰险还是光明,只有你,因为最终的利益与损失的责任人是你,不是给你建议的人。


02 哪有什么硬门槛


之前一直有一个疑惑:很多创业项目,尤其是服务行业,其实大多数并没有什么绝对的硬门槛。那为啥还能活下去呢?


尤其是之前浸淫在北京的创投氛围中,早年间中关村的咖啡厅,经常会听懂,我的业务的核心壁垒,硬门槛,护城河。


这两天慢慢感觉好像有一个答案,


第一,当前的创业空间就是窄了。

该占的都被占了。能够找到一个细分的,还没被占满的坑,然后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。壁垒不是你想求就能求。


第二,回归务实,少提大词儿

最务实的就是公司有营收,员工有收入,客户有价值,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吧,别瞎想。

你不是马云马化腾。因为那是时代的马云马化腾,不是马云马化腾的时代。


第三,做不到核心壁垒,那就做好每一项先


业务的每一项都很难做到100分,但是如果每一项都能做到70分以上,可能加一起就是 90 分。


这个 90 分就是你用来暂时领先,占据市场的底气。


尤其是对非标的产品和服务,没有 100 分的标准,也很难做到 100分,但是绝对有 60 分的标准,那就努力至少把每一项都做到70分以上。


用户的感知点是不同的,是一个概率的事儿,但是他发现好像每一项都还不错,都略微超出预期,那整体下来就是超预期。


给我的启发就是,不要好高骛远企图一口吃个大胖子,把每一个小事儿做好,做到位,做到70分+,再站在这个水平线上,稳住,求进一步的如何如何。


没有创新的空间的时候,那就先完成,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

没有很大红利和机遇的时候,先蛰伏,活着,等到下一阵风来。

以上,欢迎交流。

更多创业呼吸日记:

从负债18w的实习生,到年薪百万的合伙人


我唯一的个人微信

添加请备注来自公众号

第一次创业,最大的成功就是活着-第2张图片-周小辉博客

标签: 创业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